上星期麥肯錫出咗份EGS (增強型地熱系統)嘅報告(Link), 印證咗我個預測,EGS將受惠於美國大力發展頁岩油,就算只係搭雞棚,都夠做幾年.
2025年6月我屋企舖頭遷冊新加坡,同時亦正式脫離前母公司,呢個部署咗超過5年嘅計劃,母公司董事局一路都清楚,但真心感激班叔父信任,仲有一班同我一齊癲伙記.因為你哋嘅付出,我哋唔單止行啱咗條路,仲好肯定超前部署咗至少9個月.
大家都知係特朗普再上場,頁岩油一定係火車頭,而EGS嘅核心技術同前者好相似.都係要向地底深處鑽井,然後用高壓水力去「震裂」啲石頭,一個逼啲油同天然氣出嚟;另一個,就喺石頭入面製造裂縫,注入水,經唔同管道將地底嘅熱能帶上嚟轉為動能發電.
老實講, 呢兩樣技術都唔係啲咩「環保」嘅嘢,直情唔環保添,仲會有機會引發地震或導致少量地殼變動,所以歐洲好少用EGS做地熱井,就算美國,某啲州份都唔準開採頁岩油,不過既然特朗普政府對頁岩油產業鏈開綠燈,就一定會得到前所未有嘅政策支持.而開採頁岩油嘅技術同架生都可以應用返落EGS地熱井入面使用,反正我哋呢類鑽井公司啲設備同技術都會撈埋一齊用,所以我年頭就膽粗粗提議董事局All-In落美國EGS市場,等咗差唔多9個月,終於有份似樣啲嘅報告出咗,叫做開始有運行.
其實麥肯錫份報告好簡單,指出EGS嘅成本將會因為技術成熟而大幅下降,幾十年後美國會唔會有多啲地熱發電我唔知,但呢個月就有間叫Dig Energy新創又拎到孵化基金,成單嘢有陣「雞棚」味,所以我哋呢類下欄工程公司,幫手整大塊餅又分吓餅仔咁,至少3年唔愁冇工開.
對我哋嚟講,都已經係夠飽飽,通常搵Dig Energy呢類新創公司合作,睇下有冇機會用最快速度搶佔更多市場份額,到時拎埋份料再返歐洲睇睇會唔會再𢲷啲再大啲嘢工程做.
其實我哋喺歐洲做「地底」工程已經超過廿年,初時掘排污渠,之後鋪食水管,然後掘隧道,仲要主打「環保」工藝隧道,2008年開始做地質鑽探,2012先再同大學合作研發環保鑽探地熱方向,呢十幾年主打CGS(閉環地熱系統),近年開始研發用臨界水同臨界二氧化碳做導熱流體,可惜一場疫情都叫打散咗上面堆資金鍊,而加得返毫米波鑽井技術個研發仲係繼續.
呢次憑我哋嘅超前部署同技術積累,希望可以去美國發展EGS俾我哋回吓氣,希望再有足夠資金繼續研發更加環保嘅地熱發電或地熱儲能系統.